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我们精心为您收拾的国家博物馆观后感,期望您喜欢!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篇一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解说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打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含义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含义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征。“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解说员踏上了“复兴的道路”。经过修改健全的《复兴的道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1、个基本陈列。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达成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何和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何需要一直坚持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现在唯一一个全方位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的道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的道路”上,听着解说员耐心细致的解说,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示在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分析到原建筑已在大家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策略设计时很着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维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只维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陈列的闪光点在于展示方法的丰富多彩,不只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被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既强化了视觉成效,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愈加大方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的道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魔力。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篇二
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的“复兴的道路”展区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可以平静。 就在一百多年前,大家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扞卫国家的主权,拯救民族的尊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现在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 到底是什么打破了这数千年未见之黑暗?是创造。大家需要看到,只有创造才能战胜真的的黑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觉得十分要紧的问题:不在于知道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可以讲解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毛泽东如是说,江泽民也曾说:革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顾悠久的历史,哪朝哪代的鼎盛时期不是由创造得来的?最为典型的以创造来战胜黑暗的辉煌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天下交征于利,黑暗混乱的年代。现在大家提起如此的年代,只是感到光荣和自豪,就是由于在那个年代出现诸子百家,尤其是孔孟、老庄的创造。 今天的中国可以获得这样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样种种,都来自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与蓬勃的创造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样,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大家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假如大家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大家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质生活和学习中去,肯定是可以战胜所有些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 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见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到来时,有的人总想有贵人来帮,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大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人无论做啥,只须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迎接和挑战困难,
一个小品的台词说得好:有困难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然,我不是哪个大家要给自己创造困难,我只是在说,要想成功就要拥有创造意识。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缘由是没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汲取失败的教训,概括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获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概括经验,擅长从失败中概括经验,擅长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一个国家有这样意志和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每一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获得成功之前,你也过去历过不少次失败,或大或小,失败是无法避免的。大家应给予他正确地认识,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他,同意他,并最后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概括教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假如只是一味的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事实上于事无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一次危险之后,并努力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磨难。98洪水泛滥,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不一样时期不一样,最高领导人出目前最前线,激励大家要有战胜所有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撼。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被人民失望,没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又深深领会了那出色的品质,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掌握了坚强。这就像生活,大家随时都大概遇见所有变故,特别是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家要掌握坚强与镇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过去我也纯真无邪地觉得,这部分是不会发生在我身边,更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错了,而且大错特错。当运势的噩耗向我传来时,我茫然不知所措,感觉生活失去了本真,没了意义,更没了期望。一直在抱怨为什么老天对我是这样的不公,为什么过早剥夺那年青的生命。在看到“复兴的道路”中抗击洪水和非典的片断时,我发现,我又错了,而且翻了一个非常傻的错误。我猛然惊醒,要镇定、要坚强,从这我重拾生活的信心,重新点燃。
我抬头阔步向前,从容面对这突来的变故。感谢此片,我从中学到了教育意义,感谢学校组织观看此片给我带来的震惊。 随着着大家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只能而且只有一个理由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大家更不可以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年代的大家,要了解居安思危,不要安于近况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目前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我们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定的地位,大家一块发展! 中国作为一颗最璀璨耀眼的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以后,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强国之巅!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篇三
今天我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真的是感慨万千。
展览分几个部单元。“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大家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大家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示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的道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的道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获得的伟大收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列强欺负中国人民和人本侵略中国的这两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帝国主义国家往国内很多的运送鸦片,使社会变的腐败,使中国人民失去健康。后来林则徐虽然消灭了鸦片,但帝国主义仍不放过中国,跟中国打仗。而中国输了,就跟帝国主义签定了不少不平多条款,让中国的土地不再完整,况且中国每年都要赔钱给帝国主义。中国人变得很穷,满大街都是饿死的人。而中国人民并没放弃期望,而是站起来反抗。1939年抗日战争全方位爆发,但国民党并没站起来反抗。国土大面积沦陷,日本人占了中国的不少部分。随只中国人民也开始受欺凌。日本帝国主义大面积屠杀中国人。而中国人则没放弃,而是举起武器去打败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日本投降,澳门和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以前一直以为目前的所有都是利索应当的。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的道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中国人民真的非常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大家都没饱饭吃,但无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晓中国人民是不可以欺负的!当日本到来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些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放弃!日本人大四的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伙的意志!但是大家的意志不但没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大家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达成共产主义这个最后目的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进步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大家一齐悼念,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见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大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进步、进步!中华民族终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中人民终于能抬起头来面对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大家并没白过。中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大家不可以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应该用我们的努力让国家愈加兴盛昌盛。大家目前的幸福是来之不容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还来得!
伴随时间的洗礼,中国已经穿越了几千年,那些过去的事件也早已成为历史。
在经济高速进步的21世纪,总被人感到繁华的街区后有一种莫名的空虚。而今天参观了博物馆后让我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
清朝末年,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心痛的时期,外国为了我们的利益,竟用鸦片如此的毒物来买断国内市场。中国苦难的运势就此上演。我看到了陈列在玻璃柜中的一份份厚厚的不平等条款时,我的心中有着巨大的哀痛,当我看到泥塑的苦难者脸上那一双双无助的双眼是,有给予了我无数震惊,我从哪眼神中读出了一种期望的渺茫,生活的苦难,但同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豪迈。在这个展馆里,到处都响着激昂的红色歌曲,看着革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照片,我也感觉热血沸腾了。仿佛看到了星星之火,烧到整个中国。终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祖国站了起来,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不仅仅是为了不再受屈辱而自豪,更是为了一个个面对亡国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骄傲自豪。
在建国初期,国内经济科技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正是有了像钱学森一样的一批爱国人才,不畏艰辛万难,坚持研究,这才收获了中国今天的辉煌。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动,那种“志在强国,淡泊名利”的捐躯精神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目前21世纪的中国早已不是每人可欺的弱国,过去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国耻训诫大家“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直至现在,国内仍在努力,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开心的生活。
走出博物馆,几句话涌上心头,只须心中有期望,面对名利坦然对待,就总会有迎来曙光的那一天。而,还是中学生的大家,唯有此刻立志,好好学习,在不久的以后也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国可以愈加昌盛。